
感恩企業 敢于擔當
發布時間:2014-10-11     瀏覽量:4059   分享到:
感恩企業 敢于擔當
感恩是力量之源,感恩是愛心之根,感恩是勇氣之本。只有懂得感恩,人們才會變得富有,心態才會理性平和。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都需要我們勇敢地去面對。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工作吊兒郎當的,但總愛發牢騷,不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崗位不好,就是埋怨自己的收入不夠豐厚。像這種總是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抱怨成了不負責任和不夠忠誠的借口。其實,這些人應該明白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與其抱怨,不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踏踏實實地工作。每一份工作中都存在許多寶貴的經驗和資源,如失敗的沮喪、成功的喜悅等,這些都是工作成功必須學習的感受和必須具備的財富。如果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終牢記“擁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會成為出類拔萃的員工。
而敢于擔當是我們一種必備的履職能力,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也是一種高尚的職業道德。同樣,擔當與責任也是每位員工優良品質的試金石。
探索沒有坦途,風險時刻相伴。遇事不敢擔當,做事不敢碰硬,決斷不敢拍板,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其結果是錯失發展機遇。所以我們大家都要樹立一種“大事難事看擔當”的勇氣。對當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對探索道路上的風險,要敢于正視,擔當責任,拿出舍我其誰的勇氣,做到”有功勞時不驕傲、有苦勞時不計較、有疲勞時不抱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困難中成長,在磨礪中成才。
“平常時看得出,關鍵時站得出,危機時豁得出”,這不僅是一個鼓舞斗志的口號,更是一把檢驗工作作風的標尺,它要求大家在困難面前有敢于擔當的精神和實際行動。比如今年以來,在油品市場持續低迷,售價一路走低的大環境中,我們面臨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在困難和考驗面前,我們每一位員工更是要有敢于擔當、知難而進的精神,要有頂得上去、拿得下來的勇氣,只有以主人翁的態度主動擔負起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重任,才能讓我們的企業不斷發展和壯大。
古人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員工打好“底子”、練好“內功”,必須強化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學習,提高道德修養和自身素質,認真履行職責,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實現企業和個人的共同發展。
事實證明,我們只有具備了和企業同甘苦共命運、共度難關、共克時艱的勇氣,公司才能在市場形勢的嚴峻面前,變壓力為動力,變被動為主動;才能做到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形勢,冷靜、沉著應對,做到思想不亂、精神不垮、信心不減,才能有效地克服市場種種不利因素,現實生產運營穩定運行的良好局面。
企業的發展關系著我們自己的切身利益,企業的興衰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企業是我們生活的“源泉”,我們也應為企業的興旺發達而努力奮斗。
心存感恩,勇于擔當。這不僅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員工持續進步的動力。一個合格的員工,首先思想上勇于擔當,要對企業美好發展前景堅信不疑,不為各種雜音所擾,不為各種誘惑所困,不被各種艱險所阻,只有這樣才能上可利企,下可為已。
感恩要有行動,行動要靠落實,落實要承擔責任。著名詩人歌德說:“一個有真正才干的人,都在工作過程中感到最大的滿足。”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雖然我們只是公司普通的一員,但我們一定要珍惜崗位、珍惜年華,勤奮敬業、扎實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