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必生活著,愛才會有所附麗
發布時間:2016-01-28     瀏覽量:2458   分享到:
人必生活著,愛才會有所附麗
如純真的感情一樣,只有失去了才知道倍加珍惜,平安健康平常不被人重視,只有身患疾病或受到傷害時,才覺得重要。鄰居大嬸從小是在縣城長大,卻下嫁給了村里老實憨厚的鄰居大叔,常年風里來雨里去,省吃儉用,辛苦了一輩子,兒女長大后本想好好孝敬二老,可大嬸卻于一年前突然得了腦溢血,經醫生竭力搶救終于醒了,可蘇醒后的大嬸卻不能說話、右半個身子失去知覺,從此癱瘓在床,這樣的生活何等痛苦!面對聰明果敢卻臥病在床的大嬸,我不禁感慨人生的無常。
前幾天學習《安全板報》中的一起案例,一個紡織廠有一位年僅十八歲的女擋車工,對生活充滿了五彩斑斕的幻想,能歌善舞,活潑開朗,尤其是一頭烏黑發亮的長發使得顯得更加飄逸秀美。所以,上崗擋車時,她常常舍不得把頭發挽入工作帽,別人勸她時,她總是滿不在乎地說“沒事,上帝會保佑我的。”但是,上帝也有打盹的時候,在一次做清潔時頭發散落到細紗錠帶上,霎時頭發被細紗錠帶死死咬住,隨著一陣撕心裂肺的慘叫,高速旋轉的細紗錠帶硬是把她的頭發同頭皮一并揭起露出血淋淋的顱骨,當場死亡。由于安全意識的麻痹,習慣性違章作業,一個年僅十八歲的生命就這樣悄然而逝了,真是令人痛惜不已……
如今想到正值壯年的我們,總覺得自己是高聳的山,永遠不倒的松,常常不愛惜身體,不注意安全,結果不少人看似身體結實,卻因透支健康,一下子垮了。還有的人平常不把安全教育,操作規程當做一回事,思想松懈、麻痹大意,抱著一切與我無關的態度,在工作中習慣性違章,造成了手腳殘廢,甚至丟掉性命.....
記得魯迅先生曾說過:人必生活著,愛才會有所附麗。確實如此,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如果沒有生命,我們怎能領略親情、溫情、和諧和幸福?如果沒有生命還談何愛,談何事業與人生價值?縱使出類拔萃,縱有宏圖大志,也無濟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