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假更要“收心”
發布時間:2016-02-20     瀏覽量:3062   分享到:
收假更要“收心”
羊致祥和,粉煤熱解顯曙光;猴升錦繡,精細管理展宏圖。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廣大員工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崗位,開始了新年度的工作。然而每年春節長假過后,總有個別職工會染上“節日綜合癥””,年過完了,人回來了,心還沉浸在走親訪友、把酒敘舊的氣氛中,收假收身但未收心。工作無精打采、心不在焉,正常的工作能推則推、能拖則拖,精神狀態疲憊,心態有些懶散,做事有些煩躁,遲遲進入不了工作狀態。渡過完一個愉快的假期,依然留戀節日的氛圍,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原因,耽誤了本職工作。面對個別職工節后報到, “身在曹營心在漢”,工作不在狀態,干一些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的 “上班恐懼癥”、“節后松懈癥”等安全生產的大隱患。節后收心,即是我們面臨的第一項任務,也是確保新年度工作開好頭、起好步的重要一環。根據公司周列會要求,各部門、各車間要組織開好節后“收心會”,做好員工思想引導工作,在搞好工作交接、保證生產運營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好輪休。對此,筆者認為,節后收心應從安全抓起,消除員工節后松懈浮躁心理,幫助員工盡快收心,找到工作狀態,確保生產工作安全順利,顯得極為重要。
節假日前后由于人們思節渡假人心喚散、精力不集中,往往是造成各種事故的根源,所以公司要利用外單位類似的事故案例,進行警示教育,提醒廣大員工做好安全工作,重視生產安全。同時要結合單位實際情況,積極組織對室外設備、管線等進行全面排查,為節后職工迅速進入生產工作狀態創造條件,在全廠營造“節后不忘安全、生產必須安全”的濃厚氛圍,為安全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我們都知道企業安全生產有極高的可靠性和連續性,不可能有任何“假期”可言,安全工作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更不能斷。但是,經驗告訴我們,總有那么一些干部職工,春節長假過后,身體雖然到了崗位,心思卻在他處:哪些人的年還沒有拜到,哪些娛樂還沒有盡興;有的互相湊到一起,神聊海吹過年的感覺、各地的風俗;有的遲到早退、心不在焉……他們干工作“腰來腿不來”,口頭禪是“急什么,年還沒過完呢,等過了十五再說”。如此人在崗,心不在崗;人在位,事不到位,如此“收假”不“收心”,實不可取。
于此相對的是,春節期間那些因工作而不能完整地休假和休息,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放棄和家人團聚,確保了工作的連續性的優秀員工。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的高度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是我們每一位員工值得學習的身邊典范。我們應該以這些普通員工為榜樣,盡快把心收回來,理清思路,輕裝上陣,恪盡職守,在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長假后,盡快收拾心情,全身心投入工作。
眾所周知,2016年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如何確保各項工作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進一步強化勞動紀律,加強監督檢查,營造正常上班氛圍,堅決杜絕“思想松、管理松、紀律松”的三松現象,堅持“人到崗、心到位”,不打“年盹”;要將安全工作貫穿到每天、每時和生產全過程中,從節后上班第一天開始就要全身心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少一份“悠閑慵懶”情緒,多一份“防患警惕”意識,不僅要細化、量化全年指標,更要把握過程、規范管理、執行到位。而這些,都需要我們振奮精神,投入百倍努力推進工作開展,不能有一絲懈怠、一分懶惰。
從這個意義上講,“收假”固然重要,但“收心”更為關鍵。節日的結束,意味著工作的開始。節后收心,就是要從走親訪友、旅游度假和通宵聚會中走出來,從放松自由的生活狀態中走出來,盡快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今年各項工作任務重,面對著新的任務、新的挑戰,我們應盡快擺脫“過年狀態”,以飽滿的精神、昂揚的斗志、充足的信心,迅速投入到工作當中,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打造新亮點。
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過后,正是制定新規劃、明確新目標、部署新工作、打開新局面的關鍵時期,各項工作只有及早謀劃、從緊安排,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一步一個腳印地落實。能否及時收心既決定開局,又影響全局。所以放假隨心玩,上班收心歸位干活,是對上班族基本的作風紀律要求,全體干部職工應該把春節長假作為新年度工作的“加油站”,全面做好全年工作規劃,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昂揚的精神狀態寫好年度工作的開篇,做到收假即收心,收心即盡心,真正地做到收心上班、切實專心干事,為新年度各項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奠定良好基礎。
收假就要收心,就要牢記肩上的責任。什么是責任?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是做好應該做好的工作,承擔應該承擔的任務,完成應該完成的使命。責任更是一個人精神、意志、品格的集中體現,是衡量一個人精神素質的重要指標。只有沒有責任心的人,才會一個長假就耍得找不到北了。而只要牢記肩上的責任,人回來,心自然也就一起回來了。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切美好的夢想和愿景都需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實干才能實現,容不得作壁上觀、空想清談。總之,假期既然已經結束,就應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就要盡快調整好心態,擺脫“過年狀態”,不可唱“空城計”,改變人在崗心不在崗、人在位事不到位的狀態,把萬家團圓的歡喜,化作謀劃事業的動力,把追求美好生活的憧憬,變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實際行動,真正收心上班、切實專心干事,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