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姥爺
發布時間:2017-07-06     瀏覽量:2019   分享到:
澳洲姥爺
澳洲姥爺是我們富油公司的外聘儀表專家,姓萬,一般我們稱呼他萬總或老萬,這取決于與他的熟悉程度。如果再熟悉一些,就會叫他澳洲姥爺,他也很樂意答應。之所以在熟人中有這么一個稱呼,是有原因的。剛開始與他認識的時候,知道他唯一的女兒住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后來熟悉了,也時常一起閑聊,有一次說起醫院的服務,他給我們看他的澳大利亞醫院出生的外孫,我們羨慕的調侃他,姥爺當到了澳大利亞,都成了澳洲人的姥爺,看著他洋溢的幸福難以言表,澳洲姥爺的稱呼也就傳了開來。
澳洲姥爺以前在單位也是領導,作為前輩、長輩,按理說是不應該和我們這種基層的小輩廝混相熟的。但澳洲姥爺卻又是一位老頑童,總是童心未泯。只要有他負責或參與的項目或工作時,他老喜歡和我們一起動手,親自測繪、設計、安裝、調試。我們稍微一謙讓,他總說,就是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永遠保持年輕心態,別把他當老年人對待,誰跟他搶他跟誰急。要是配上他標準的東北話來說這幾句,感覺比我們誰都年輕更有活力。
澳洲姥爺是東北人。從東北大慶來到陜北錦界,真真正正的千里迢迢。和姥爺一同來的其他幾位東北專家,回家一般都是坐飛機,省時省力。但澳洲姥爺卻是開車,幾千公里開快點也得走兩天,但姥爺覺得有樂,全當自駕游玩。但路途長,趕急了就非常辛苦。這幾次停車大檢修,有幾臺高壓進口閥,澳洲姥爺負責重新設計改造,都需外送大慶加工。姥爺每次都是親自出馬,從計算、設計、押運、選料、監工制造、調試投用全部親力親為。最近的一次,4月份的大檢修,從錦界到大慶,總共八、九天檢修時間,路上來回就得4天,跑4千多公里。
澳洲姥爺是電子發燒友,更是創客玩家。去姥爺的辦公室,猶如一座小型電子加工廠兼展覽廳。有小型臺鉗臺、有焊接臺、有各種成品半成品的電路板、有稱斤買的的電子元件放了幾大柜子,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什么的應有盡有。為了解決他休假時他幾盆花草的澆水問題,姥爺設計了一套自動澆水裝置;為方便看手機,設計并自制了一副手機架......總之各種小玩意在他那應有盡有,只要覺得生活中有需求,姥爺就能搗鼓出一套這樣那樣的設備。當然用姥爺的話來說,這些全都是為玩兒弄的。澳洲姥爺真正牛逼的是解決生產中儀表裝置的各種疑難雜癥,熱解有三套滑閥,熱解開試車期間,總伴隨著一些廠家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姥爺設計了一套濾波器,很快解決了這些問題。用東北話說,老厲害了。
澳洲姥爺是個文化人,這是同姥爺一塊來的其他東北專家說的,在我們看來不止如此,姥爺更是有心的人。每次他涉及的儀表儀器有變更,姥爺都會有相關的理論、設備剖面圖,并附相關數據給我們發一封郵件。有設備調試的時候,姥爺都會列一份調試步驟,每一步做什么,需要什么工具,要做到什么程度,詳細的讓我們瞠目結舌。上個月,也就是6月份,姥爺去澳大利亞再次當澳洲人的姥爺,還不忘4月份檢修更換的設備使用情況,不時給我發微信詢問,關鍵是每次都還附上他所在的墨爾本時間,計算好了恰是我們的上班時間。我所知道的澳洲姥爺是有文化的人的明證是他的英語水平比我認識的身邊所有人都好,口語更是沒得說。前幾天姥爺從澳洲回來,給我們說除了帶澳大利亞外孫玩,還不忘順便“秀”幾口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