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床旁的精彩人生
——記第十二屆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王欽峰
僅有初中學歷,34歲時被評為全國勞模,前不久又榮獲第十二屆中華技能大獎。一名技術工人是如何做到的?
面對記者的問題,山東豪邁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王欽峰輕輕吐出兩個字:執著。
“輸在了起跑線,但要贏在終點線”
1992年,初中畢業的王欽峰,來到豪邁機械公司的前身——高密市呼家莊鎮紡織配件廠當了一名學徒工。
3年后,王欽峰成了一名操作熟練的機床工人。然而一次同學聚會,讓王欽峰受到了極大震動。“昔日的同學,已經有30多個考上了大學,成了十里八鄉關注的‘名人’。我輸在了起跑線上,但要贏在終點線上。雖然從事操作工作,也一定要做得出彩。”王欽峰暗下決心。
缺什么就學什么,王欽峰跑到書店買來了《機械制圖》、《機械制造工藝學》等專業書籍和一大本機械習題集,對照習題學理論。自學了近一年,王欽峰抱著習題集,找到公司總經理、工程師張恭運尋求指導??赐赀@本習題集,張恭運感到非常震驚:“一個初中生做的習題,已經達到了機械專業大學生的水平!”
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王欽峰更加珍惜實踐中的學習提高。一次,為解決產品質量問題,公司把新研發的一種機床的電氣安裝搬到泰安,請泰安的工程師幫助調試。王欽峰主動請纓跟班工作學習。在泰安,王欽峰買了一臺小錄音機,把工程師的講解錄下來,之后再對著機床、聽著錄音、捧著書本逐句琢磨。除了買書外,他沒逛過一次街,連近在咫尺的泰山也沒去過。7個月后,他掌握了電氣柜的全套原理。
刻苦地學習,讓王欽峰系統地掌握了機械、電氣、數控等技術知識,為他在機床設計研發上施展拳腳奠定了基礎。
“給別人信心,就是給自己機遇”
機遇總愛垂青有準備的人,也總愛垂青勤勉的人。
1997年6月,豪邁公司跟客戶簽訂了輪胎模具專用電火花機床的生產合同。當時,豪邁公司沒有專業的機械設計人員,缺少生產指導用的零件圖紙。經過考慮,公司決定將任務交給能鉆研的王欽峰。
接受任務后,王欽峰每天早晨6點起床,夜里兩三點收工。當時正是三伏天,坐在桌前畫圖紙,一會兒就是一身大汗。經過7天7夜連續作戰,他完成了100多張設計草圖。當年12月,豪邁公司第一臺輪胎模專用電火花機床研制成功,并獲得國家專利。從此,公司擁有了具有自主產權的產品。
1999年春節前,公司安排王欽峰到廣州為客戶安裝、調試機床。30多臺機床的安裝調試要在一個月內完成,還要負責對客戶職工的培訓任務,工作壓力非常大。由于工作勞累,飲食不規律,王欽峰得了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在醫院打了一天吊針,病情稍有好轉,王欽峰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邊吃藥邊干活。當30臺機床的安裝、培訓任務順利完成后,王欽峰整整瘦了一圈。
公司領導得知王欽峰帶病堅持工作的情況后,“要求”他坐飛機回家。當時公司正處于起步階段,公司領導出差也從未坐過飛機,面對領導給予的這一特殊待遇,那一刻,王欽峰所有的疲憊一掃而光。
“給別人信心,就是給自己機遇。只要我們立足本職崗位把工作干好、干到極致,就會贏得更多的機會。”王欽峰說,自己正是從一次次機會中得到鍛煉,不斷成長進步。
“把平凡干成卓越,把普通做成精彩”
王欽峰是一個對學習執著的人,也是一個敢于大膽創新的人。在豪邁公司的20年里,王欽峰操作過機床,搞過機械、電氣設計和售后服務,換了10多個工作崗位。抱著“把平凡干成卓越,把普通做成精彩”的信念,在每個崗位,他都勇于嘗試、敢于創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紀錄。
創業之初,公司接了一批柴油機配件的加工任務,當時公司的加工設備落后,拼盡全力,每人每班也只能加工30件左右。有員工說,這已經不錯了,老掉牙的設備怎么也比不過數控設備吧?
王欽峰卻在這件事上較了真,他泡在車間里琢磨,發現換磨刀具最費工時,他就大膽在刀具磨削工藝上進行改進,制作了一種組合刀具,創造了每班加工52件、合格率達到99.9%的記錄。
2005年初,公司正面臨走向國際市場的關鍵時期??紤]到王欽峰技術過硬,公司又把王欽峰調任到品保科擔任科長,監管公司的產品質量。
當時,組裝一件產品需要20多項工序,只要有一項工序不合格,產品就要發回去重新加工。對此,王欽峰強制推行了產品工藝路線單:每一道工序過關以后都要簽字確認,下一道工序負責人員,專門檢查上一道工序的質量,舉報有獎,出現問題承擔連帶責任。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產品質量飛速提升,世界500強企業中,有十多家企業與豪邁公司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由于過于專注創新工藝技術,有一陣子,父親擔心起兒子“鉆錯了道”:王欽峰大白天瞪著眼往別人自行車上撞,端著飯又不往嘴里吃,剛拿起饅頭卻放下跑了……
正是這樣的癡迷精神,多年來,王欽峰帶領團隊先后完成了40多項工藝革新,設計了十幾種專用設備和量具,研發出了全國領先水平的第一代電氣柜、獲得國家專利的活絡模具等,為公司創造了巨大效益,他本人連續多年獲得公司的認購股份獎勵,現在已成為企業的十大股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