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吃“螃蟹”的“較真王”
發布時間:2019-01-21     瀏覽量:2674   分享到:
敢吃“螃蟹”的“較真王”
——記FTH車間運行二班班長王軍
也許你我都不曾留意,在你我身邊一直都有這樣一個人,他勤懇努力、不善言辭,總是用行動詮釋責任,用擔當扛起車間兵頭將尾的重任。他,就是公司FTH車間運行二班班長王軍,也是這個車間一線員工心目中公認的 “王老師”。在他的生活里,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也沒有色彩斑斕的傳奇,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和兢兢業業的工作。
.jpg)
勤學好思 敢吃“螃蟹”
“王老師,再給我們講講FTH工藝吧!” 每每大夜巡檢完,“王老師”身邊總是圍著幾個想“淘寶”的年輕員工。
“王老師”2009年入職,一步步由普通員工干到主操、班長,由普通學員考到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由資淺望輕到如今的資深歷重的10年間,他平凡而單薄的背影,淳厚而樸實的面容中,少了些許書生意氣,多了幾分成熟穩重。常年的學習、多年的操勞,使得他高高鼻梁上的近視眼鏡鏡片在不斷加厚。
2011—2012年那會,公司后來取得“系世界首創,居領先水平”評定的全球首套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多產中間餾分油工業示范裝置(FTH)在神木錦界工業園區內開始試車,因其無先例借鑒,加之工藝繁瑣、復雜,開車過程充滿了探索和挑戰,在沒有專家指導,沒有成熟經驗參考的情況下,“王老師”和一群敢吃“螃蟹”的富油人邊學邊干。
天行健,好男兒當自強不息。為了當好新裝置的操作員,早在項目建設期間,他就班上忙現場,班下苦讀書,把翻閱過無數次的流程圖印在了心里。通過反復學習研究試車方案和操作規程、虛心向老師傅和外聘專家求教、跟同事們討論推敲等,他逐漸成長為車間技術能手。2012年,經車間推選,被公司評為“先進個人”。
(3).jpg)
“死愛較真” 從不馬虎
很多人都知道,化工企業屬于高危行業,安全作為生產運營的基本保障,一直都是企業永不過時的話題。“王老師”是個典型的關中人,在車間也是出了名的溫潤謙和,可在“安全”這個問題上總是“死愛較真”。 多年來,“安全生產無小事”“隱患不除釀大禍”這兩句話成了他的“口頭禪”。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他心口如一,堅持嚴格要求自己、用心管好班組,把不容絲毫馬虎、追求精益求精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
前些日子車間檢修時,作為班長的他一天忙得像旋轉的陀螺,筆者親眼看見他一會坐在中控DCS控制系統前調液位,一會又到現場擰閥門、查儀表。等忙完回到中控室,大家幫他打的飯菜早都涼了, “王老師”端起碗就吃,但眼睛幾乎從沒離開過PID圖。飯吃到一半時,對講機忽然響了,說現場有緊急情況需要處理,他抓起安全帽就走。
徒弟看他飯沒吃完又要往現場跑,主動提出自己可以處理。“王老師”擺擺手說:“我得去,這是我的職責。”
前些年擔任主操時,王老師一門心思盯在分餾崗位的流程圖上,反復揣摩,熟能生巧,生產現場幾乎沒有問題能夠難住他。當班長以來,他有事沒事就在裝置“逡巡”和轉圈“打磨”,工藝流程、設備電儀、零件閥門他都能精確地說出具體名稱和位置。
幾年來,王軍在實踐中摸爬滾打,不僅自己成了 “行家里手”,而且不遺余力地言傳身教,帶出了一批又一批熟練技工。這,就是王軍;這,就是員工心目中的“王老師”,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公司“師帶徒、老帶新、強帶弱”活動的內涵,在富油公司不斷成長的征途上寫下了一個又一個“較真”無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