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若抽掉中間任何一顆“骨牌”
——觀《危險化學品典型事故案例》有感
在多米諾骨牌系列中,一顆骨牌被碰倒了,則將發生連鎖反應,其余的骨牌相繼被碰倒。那種在電視畫面中,我們看到成千上萬甚至幾百萬張骨牌瞬間依次倒下的場面蔚為壯觀,令人驚嘆。
在工廠的安全事故中,往往也會存在這樣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一個疏忽大意、一個漫不經心、一個僥幸、一個小小的未被放在眼里的隱患,就可能引發一連串的事故,或者因為管理失誤、員工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等因素都會導致事故連鎖反應,倒下最后一顆我們所不愿看到的人亡財損的“骨牌”。
在今年“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公司組織全員觀看了《危化品典型事故案例》視頻:山東濰坊海圣化學有限公司“3.19”火災爆炸事故、青島恒源化工有限公司苯胺廠“4.26”爆炸事故、山東德齊龍“7.11”爆炸事故等等,無不在用活生生的事實演繹著安全事故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2007年4月26日,青島恒源化工有限公司苯胺廠在對混酸罐區進行管線施工作業時,發生爆炸事故,造成當場死亡1人,重傷2人,重傷的2人經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縱觀事故發展的進程,首先是維修車間主任作為動火負責人,在施工作業前辦理動火作業證時,沒有明確說明動火地點和動火部位;二是化驗員在不明確動火取樣地點、分析內容的情況下,也未進行取樣分析,就在動火證上捏造了動火分析數據;三是安全處專職安全員在沒到現場落實具體作業內容、地點和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簽發了動火證;四是動火安全監護人未對必須采取的安全措施進行檢查落實;五是苯胺廠廠長終審審查時沒有認真審核,就簽字批準。使已積聚了大量可燃氣體和易燃蒸汽的混酸罐沒有經過危險辨識和分析確認,就點火施焊,發生爆炸事故是必然的。
假若有一個人能認真履行安全職責,嚴格把關,則事故會發生嗎?即使發生,事故鏈還會被攔腰斬斷,事故過程就會被中止。
據統計,在可預防的工業事故中,88%的事故緣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公司開展的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就是不斷培養全員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素質,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及時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有效防范事故發生。化工生產“四十一條禁令”、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都是指導校正安全行為的法典,如果人人都能嚴格遵守,大多數事故就會被避免。希望通過“安全生產月”各項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做到警鐘長鳴,使“安全每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理念永駐每個人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