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安全不妨建個“錯題本” 許多學生都有個錯題本,專門用來收集整理平時作業、習題、試卷中的錯題。每收入一道錯題,首先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出知識掌握的薄弱環節,然后除了改正錯誤,還要找些類似的習題加以鞏固。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他們的錯題越來越少,學習越來越好。 任何一件事情,錯誤和正確的機率都是50%,重復發生錯誤的機率也比較高。錯題本匯集了平時常犯或易犯的錯誤,通過不斷地查缺補漏,及時改正這些錯誤,目的在于防止積少成多,從而不犯相同的錯誤。這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而且重點突出,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自然是水到渠成,真可謂一舉多得。 施工生產中的違章作業、安全事故,很多也是重復性錯誤所致。因為一時一次的錯誤很容易讓人僥幸過關,也因為矛盾沒有被激化而掩蓋在表象之下。我們說有了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熟視無睹,聽之任之,其實一次違規,一種僥幸,都是潛在的隱患,它就像一顆隨時隨地都可能引爆的重磅炸彈,對國家、社會、企業和個人生命財產造成的將是致命性損害。亡羊補牢實乃治標之舉,防患于未然才是治本之策。因此,抓安全也不妨建個“錯題本”,讓一線人員從身邊崗位做起,查找安全管理上的疏忽缺漏,逐一登記造冊,然后帶著問題去整改,帶著問題去監督檢查。有的放矢才不會走過場,才能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安全生產“零事故”目標的實現。 “安全錯題本”的內容還可以優化,功能還可以拓展。在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過程中,對錯誤的原因加以歸類,結合日常整改情況,建立健全各類事故防范體系,使未來的生產生活少走彎路。“錯誤本”日積月累的也是財富,辛辛苦苦整理的“錯題本”決不能束之高閣。各單位、各工程項目部應通過適當形式,促進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如將其與征集合理化建議相結合,比一比,賽一賽,看誰的問題找得準、找得細,對于實用性、操作性較強的,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推廣使用,并給予表彰獎勵,調動大家查隱患、抓違章的積極性,營造人人重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圍。
然而,“安全錯題本”的使用貴在堅持,尤其要在一線操作人員中形成常態化、制度化,把為安全生產糾錯糾偏納入每個人的必修課,才能產生深入持久的功效,這是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內在要求和有力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