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修現場的色彩
發布時間:2018-03-23     瀏覽量:2898   分享到:
檢修現場的色彩
在富油公司裝置檢修現場,有這樣一群人,沒有太多華麗的言語來贊頌他們,因為他們很普通,但他們卻用自己的色彩,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題記
披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他們奔赴在檢修現場。在檢修現場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沒有熱情洋溢的工作宣言,只有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一張張布滿污漬的面孔,綻放出美麗的笑容,堅忍不拔是他們的意志,一絲不茍是他們的信念,疲憊的身體和濕透的工作服,記載著他們辛勤的勞動成果,他們是檢修現場的驕子,他們是檢修現場的主力軍。“紅色”安全員
“細節決定成敗,安全高于一切”。面對點多面廣、工序復雜、施工交錯的檢修現場,身著紅色工作服的公司安全員格外鮮艷,他們早出晚歸、東奔西走、多措并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確保檢修質量。他們每天奔走于檢修的每個角落,忙于現場腳手架的驗收、登高作業督查、動火措施檢查、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實,工作票檢查以及對現場的安全作業監督。
他們時刻堅守在安全管理的前沿陣地,多少次眼眶里布滿了血絲,多少次看見他們疲累的身影走回辦公室,稍事休息后,又走向現場。
“黃色”清理工
眾所周知,進罐作業是很有難度的一項作業,其作業過程不但要克服空間狹小而勞動工具使用困難的窘境,還要忍受空氣呼吸器面罩貼合面部的不適、連體防護服給作業帶來的不便。然而在制氫車間煤氣氣柜清罐現場,李延根、張成團、喬海平、關鑫、賀雄、楊樂、安寶平7名員工主動請纓,要求進罐作業。
筆者好奇地走進氣柜,刺鼻的氣味熏得人睜不開眼。借著燈光,筆者仔細向罐里望去,只見作業人員個個身著黃色防護服,作業過程顯得“很不輕松”。罐里的油泥已經淹過了他們的雙腳。即使這樣,他們還是小心翼翼地站在罐內最舒服的位置,揮舞著鐵鍬,粘稠的油泥好像故意和他們作對,“吱吱”地叫喚個不停……
半個小時過去了,筆者再向罐里看去,只見作業人員腰似弓,鐵鍬成箭,黃色防護服早已“改頭換面”,好像在訴說著他們的辛勞和盡責。
罐里很忙,罐外也不輕松。看外面監護人員手提盛有油泥桶的吃力模樣,你就知道,這一桶油泥是多么的“貨真價實”。
“藍色”維修工
走進檢修現場,讓人最難忘記的是那些身穿藍色工作服、頭戴白色安全帽、腳穿黑色防砸鞋、背系黃色安全帶,手握檢修器具的維修工。他們檢修設備、裝卸泵體、消除漏點、配換管節,用辛勤的汗水守護著設備的安寧、每條管線的平靜。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維修工人呢?”我曾好奇地問一名維修工。
他的回答是;“首先就是能吃苦,要有實干肯干、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在具體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巧干,而不是盲目亂干。具體說,維修工必須注意三點:首先是安全,有了安全才能事半功倍;其次就是規范,生產系統要想持續穩定運行,規范檢修、按程序作業尤為關鍵;最后就是細心,維修工的主要工作發現、處置設備運行過程存在的問題,每一個細節、每一點雜音都要引起高度重視,采取針對性措施盡快解決。”
是的!安全高于一切,雖然他們每天和螺絲、扳手、設備打交道,在“叮叮當當”的“樂譜”中,他們能夠尋求得自己內心深處最悅耳的聲音,而設備安全平穩運行,才是他們工作的價值所在。
筆者想,沒有人比這些“紅”“黃”“藍”更了解檢修有多臟,更沒有人比他們知道在惡劣的環境下工作有多累,是他們默默地用汗水書寫青春,將艱苦奮斗的精神弘揚;是他們在付出無數的辛勞后,用雙手給公司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