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物長宜放眼量
京劇《沙家浜》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被困于蘆葦蕩的十八名新四軍傷病員,連續多日面臨日偽軍的掃蕩、傷痛的折磨、彈盡糧絕的威脅,人的體力和毅力幾乎接近于極限……這時,指導員郭建光這樣說服大家: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復,往往產生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終,他們以“再堅持一下”的頑強精神,迎來了大部隊反掃蕩行動,得以走出蘆葦蕩,重回殺敵戰場。
這個故事讓我一下子聯想到“望梅止渴”的典故。雖然梅子是想象的,但對即將迎來勝利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卻使得軍隊的意志得以頑強的保存下去,艱難被克服、磨難一個接一個在強大的個人和團隊意志力面前倒下,“再堅持一下”的號召和鼓勵帶領堅定信念的人們獲得最終的,也是最實實在在的勝利。人總是需要一點精神的。這便是走向成功的精神。一個人、一個企業,再到一個國家,我想都需要這種最容易理解但卻最難實現的“再堅持一下”的毅力和信念。
回顧祖國最近的十年,全國上下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濟社會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十年來中國經濟穩健前行,200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剛突破10萬億元,2011年,這一數字已逾47萬億元,GDP年均增長率達10.7%,而同期全球GDP年均增長率僅為3.9%左右。十年來,我國的單位GDP能耗下降了12.9%,兩個衡量污染的重要指標---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實現了雙下降。十年來,我國萬元GDP用水量從2002年的469立方米下降到225立方米,下降52%;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從2002年的239立方米下降到108立方米,自然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十年來,我國國家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0%,比2000年-2005年間提高約8個百分點;我國的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從2001年的2600萬人提升到2011年的6200萬人,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和研發人員數量已雙雙躍升至世界第一;我國R&D經費支出額已從10年前的1042億元提高到8610億元,世界排名從第7位躍居至第3位;SCI數據庫收錄的中國論文數量在世界各國的排名從第8位迅速躍居至世界第2位。十年來,中國每年出游人數從2002年的8.95億人次,增長到2011年的27.11億人次,這一數字相當于平均一年一個人就要出去旅游1.5次。目前,我國已成為亞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和世界第三大出境消費國。
然而,時下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我國部分行業和企業經營狀況不景氣,經濟運行中存在著穩增長等困難。要戰勝困難、走出困境,就需要我們提振信心,拿出“再堅持一下”的精神,研究對策,積極應對。
有人說,態度至關重要。善于“再堅持一下”,就是一種態度——樂觀自信的態度,鍥而不舍的態度,積極作為的態度。
“再堅持一下”對于應對風險和挑戰是不可或缺的寶貴經驗。心弱則志衰,志衰則不達。在不少情況下,外在的打擊實際上并不足以置人于死地,而脆弱的心理才是真正的元兇。戰勝危機、擺脫困境,關鍵是要有迎難而上、勇克時艱的堅定信念和抗打擊的堅強意志。“再堅持一下”,就是這種信念和意志的體現。
金秋十月,神采飛揚。放眼望去,神州南北、大江上下一派喜氣洋洋,從冰城哈爾濱到南國廣州,從釣魚島的浪濤到天山的彩云,從連云港的集裝箱塔吊到新疆一車車潔白的棉花,收獲的人們、勞作的人們、奔波的人們,所有人都在為喜迎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鼓足干勁、奮力拼搏。“莫為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回顧過去輝煌十年,展望未來偉大十年,大到祖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小到企業跨越式邁進和成長,我們都有信心、有力量共同面向未來,與祖國共奮進,與企業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