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共產黨黨史》中有言,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忘歷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方得始終。不但民族、政黨如此,我們所立足的組織和崗位亦是如此。今天讓我們一同回顧富油科技十幾載風雨奮斗路。
富油科技成立于2006年,它的發展歷程,是高新技術開發與產業示范緊密結合的歷程,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是公司發展的永恒宗旨和根本動力。
2008年,隨著我國石油需求快速增長和煤炭深加工利用革命的新開篇,富油科技黨委班子高瞻遠矚,順時順勢融入正在實施“北移戰略”的陜西省國有特大型能源化工企業——陜煤集團,自此走上“煤基特種燃料”科研成果轉化戰略的快車道。
2009年,隨著公司最初的領導班子鏟起建設的“第一锨土”,無數建設者乘著“北移”的列車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在之后十余年時間內,先后建成了12萬噸/年煤焦油全餾分加氫項目和全球首套50萬噸/年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制環烷基油項目,并實現所有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其中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工業技術和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制環烷基特種油品技術分別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委員會給予了極高的認可和評價,也標志著這項技術成果轉化應用項目取得巨大成功。
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份艱辛,在建設之初的時候,公司曾面臨著技術空白的難題:作為國內煤焦油全餾分加氫技術創始者,煤焦油全餾分加氫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服務商,煤焦油全餾分加氫產業特種油品、流體材料供應商,我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無論煤焦油全餾分加氫項目,還是50萬噸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制環烷基油項目,在沒有經驗可借鑒,也沒有太多的資料可以參考,工藝系統設計及設備選型等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好比穿越茫茫無人區!
面對全新的工藝,技術空白、人才空白,其過程可控難度極大,各方面參考經驗很少,只有通過精細統籌、埋頭苦干,團結奮斗、協作攻堅,才能全力確保建設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
戰鼓聲聲震霄漢,旌旗獵獵踏征程。繼2012年7月12萬噸/年煤焦油全餾分加氫裝置建成投產,2018年9月,總投資38.3億元的全球首套50萬噸/年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制環烷基油項目土建工程在富油科技拉開帷幕。在建設過程中,旌旗獵獵、彩旗飄飄,為保障建設安全高效、穩步推進,項目團隊精細統籌工程建設,確保了設備采購、安裝、調試等各道工序環環相扣、緊密結合。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施工,一座嶄新的生產裝置在一片沙丘中崛起。
2020年9月開始陸續中交,隨后轉入試車階段。2021年2月,50萬噸工業裝置實現了一次開車成功,產出合格產品。各裝置投料試生產以來運行穩定,經濟效益顯著,公司從而走上了一條技術先進、產品獨特、效益更好的發展之路,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質量發展快車道。這標志著一幅主導富油科技未來發展的藍圖徐徐展開。
當然,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也得益于全體員工的拼搏與奮斗。一直以來,富油科技黨委始終堅持以黨的建設為政治引領,凝聚各基層黨支部、廣大黨員、群團合力,催化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入融合、互融互促,賦能煤化工產業的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矢志打造黨建一流、科研一流、管理一流、產品一流的特種油品和流體材料生產企業。
近年,富油科技黨委準確把握黨組織在各治理主體中的核心地位,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堅決貫徹落實中省市,以及陜煤集團、神木煤化工等各級黨政決策部署,持續打造“融合賦油”黨建品牌,形成了“11236”黨建工作法,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路徑的探索實踐。同時公司在“抓學習、強組織、帶隊伍、轉作風、促發展”等方面做文章,形成了“黨委是龍頭、支部是堡壘、黨員是先鋒”的三級聯動抓黨建模式,為企業各項工作行穩致遠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激發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新動能,以高質量黨建“催化”企業高質量發展。回望來時路,一步一坎坷,富油科技的發展從來不是守株待兔等來的,靠的不過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抓住機遇,奮發圖強。不忘初心,櫛風沐雨。還望各位同仁銘記來時路,攜手共前行,再創煤焦油全餾分加氫事業的新輝煌!